各相关学院(部):
为贯彻落实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》(教高〔2020〕3号),深入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,根据《武汉理工大学“课程思政”建设实施方案》要求,进一步帮助高校教师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理念以及价值、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,学校将开展以“高质量课程思政建设”为主题的系列师资培训,助力高校提高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水平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
一、培训时间:
4月23日 上午09:30—17:00
二、培训地点:
会议中心301
三、培训对象:
特色专业责任教授、精品课程教学名师、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负责人(附名单);
对此专题感兴趣的老师(请通过线上方式报名)
四、培训流程:
日期 |
时间 |
内容 |
主讲人 |
4月23日 |
9:20-9:30 |
学员签到 |
|
9:30-9:40 |
开班典礼 |
领导致辞 |
|
9:40-12:00 |
《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》 |
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爱课程中心副主任 居烽 |
|
12:00-14:00 |
午休 |
||
14:00-15:30 |
《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的三点建议》 |
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综合办公室主任 冯菲 |
|
15:30-15:40 |
休息 |
||
15:40-17:10 |
《理工科课程的课程思政评价原则、标准与操作策略》 |
华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杜震宇 |
1.请各有关单位及时通知参加培训的教师妥善安排好工作,认真参加培训学习,原则上不得缺席。
2.请各学院(部)教学办于4月21日前请统计本单位参会人员名单与数量,并将名单通过办公自动化OA发送至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备案。
五、报名方式:
线上报名
http://v4.chaoxing.com/teacher/trainingActivity/detailPage/3421?pageId=56311&websiteId=44143
六、专家简介
专家姓名:居烽
专家简介: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爱课程中心副主任。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。2008年担任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副主任。2011年负责教育部、财政部《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》(即爱课程网)的设计与运行,并承担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与评审工作。2014年起担任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、爱课程中心副主任,是“中国大学MOOC”平台的发起人之一。2020年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上《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》的专题报告,受到广泛的好评。
课程名称:《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》
课程简介: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,是实现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主要过程。已经启动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将继续纳入“十四五”高等教育发展规划。站在质量的视角,审视立德树人、课程思政、专业体系、融合创新等一流课程的核心教学元素,课程的教学目标、教学设计、教学活动、教学任务以及教学评价的实现,不应该是教学内容的增加或叠加,而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、与学生需求相适应、与新技术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方法。
专家姓名:冯菲
专家简介: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、培训师,负责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和助教培训,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学发展和在线教育。开设慕课《教你如何做慕课》、《混合教学成功要点》,培训数十万教师,曾获得北京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。
课程名称:《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的三点建议》
课程简介:一线教师应该如何认识和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?如何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?课程思政实施的教学方法有哪些?如何收集数据和证据说明课程思政的效果?本报告将结合有效教学设计的方法原则以及课程思政的相关案例,与老师们共同探讨上述问题,一同反思提升“课程思政”意识和能力的方法途径。
专家姓名:杜震宇
专家简介: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家和上海市精品课负责人,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。构建理工科课程思政“从理论到实践”的完整教学指导体系。打造课程思政“金课”-《食品安全与科学理性》,课程所属的视频课和实体课已分别获得“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”和“上海市级精品课程”称号。
课程名称:《理工科课程的课程思政评价原则、标准与操作策略》
课程简介:根据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,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忌机械,倡综合,重感悟,观实效等评价原则。课程思政教学要坚持"六尚六忌"的整体性评价标准和具体的教学要素评价标准。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策略包括基于专业学习的评价,以及若干针对课程思政教学本身的评价策略。
武汉理工大学 新华网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
教师教学发展中心
2021年4月1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