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学院(部、中心)及有关单位教师:
为贯彻落实《武汉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培训与教学能力认定实施方案》(校教字【2020】42号)文件精神,结合课程思政建设,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工作,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,构建全面覆盖、类型丰富、层次递进、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,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将面向全校开展课程思政微课大赛。
一、指导思想
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通过以赛促培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深入挖掘课程德育内涵,推动教师承担起“课程思政”主体责任,做好课程育人教学设计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,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,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。
二、大赛宗旨
知识传授、价值引领、协同育人、创新发展
三、大赛目标
1、打造课程思政“主力军”,通过大赛不断增强教师队伍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,提高教师队伍课程思政的能力。
2、优化教学设计,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。优化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案设计,把课程思政贯穿于课堂讲授、学习研讨、实验实训、作业论文各环节,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学。
3、利用大赛平台,广泛宣传推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,营造浓厚的课程思政文化氛围,激发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。
4、创新教师培训形式,建立课程思政以赛促培的长效机制,将大赛作为教师教学发展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,优化教学能力学分认定体系,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,搭建教师经验交流平台,进一步丰富学校课程思政资源库。
四、参赛对象
1、学校所有在职在岗教师,原则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、课程思政项目申报教师应全员参赛。
2、2020年9月以来新入职教师
五、赛程
内容 |
时间 |
备注说明 |
大赛启动 |
6月下旬 |
发布通知,参赛动员 |
参赛材料准备与提交 |
9月10前提交 |
大赛平台线上提交 |
专家评审 |
9月中旬 |
线上评审 |
公布结果 |
9月下旬 |
|
公开展示 |
10月-12月 |
线上展示示范 |
六、竞赛与展示形式
线上竞赛,通过审核面向全校公开展示。
途径一:直接登录大赛平台
http://whutwkds.contest.chaoxing.com/portalpageId=56311&websiteId=44143&wfwfid=1730&uid=112053330
途径二:登录https://whutjf.mh.chaoxing.com/,选择“大赛通道”下相应板块
七、竞赛内容
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,聚焦课程某一知识点,围绕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、素质提升、价值塑造四个维度,挖掘思政元素,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,创新课堂教学模式,促进学生参与、体验、反思和实践。具体内容如下:
1、教学设计:内容填写在《附件1 教学设计模板》,要求排版统一整齐,PDF 格式。
2、微课视频:对1个具体知识点的讲解,时长5-10分钟,教师自行决定录制方式,可采用录屏软件录制、数码设备拍摄、多媒体软件制作或混合方式制作多种方式,视频画面清晰稳定,构图合理,声音清楚,分辨率不低于 1280*720,文件命名“课程名称-微课”。微课视频上传后由专家组进行初审(政治审核),通过审核可面向全校开展展示。
3、课件:文件命名“课程名称”。
4、课程封面:jpg 格式,文件命名“课程名称”。
八、奖项设置
按参赛人数的5%、10%和15%设立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及单项奖励若干项;
对积极推荐教师参赛,组织良好并获得优秀成绩的组织单位,授予“优秀组织奖”若干项。
九、学分认定
1、参赛课程通过筛选最终在平台展示可认定2学时;
2、一等奖:5学时,二等奖:4学时,三等奖:3学时。
3、根据《武汉理工大学新入职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培养方案(试行)》,新入职教师按要求提交15分钟说课视频并通过教务处组织的专家审核与评审,视为个人试讲考核合格。记10学分。(与第一项不重复认定)
十、相关要求
(一)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大赛活动,广泛宣传动员,为课程思政微课大赛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,加强组织领导,发动教师积极参与、精心准备,确保工作取得成效。
(二)在竞赛的组织过程中,贯彻公平、公开、公正和注重实效的原则,保证广大教师公平参与竞赛活动。参赛教师要总结教学经验,认真准备,转变教学观念,努力提高教学效果,为广大教师提供课程思政的教学示范和学习样板。
教务处
教师教学发展中心
2020年7月2日